孙子兵法是齐文化的结晶

首页标题    孙子文化    孙武故里    孙子兵法是齐文化的结晶

孙子兵法是齐文化的结晶

最近,新发现一块在山东省广饶县阳河之滨出土的《唐故乐安孙公及故夫人汝南周氏墓志铭》(现为青州市政协常委、文史委副主任刘序勤先生珍藏)。该刻石是继清代在新泰县出土《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》即简称《孙夫人碑》(孙邕之女)之后,在山东境内出土的、并为史学界和考古界所仅见的、关于记述“其先与齐同姓”(《孙夫人碑》语)的汉魏时期关内侯孙邕及其后裔的唐代石刻资料。

    山东是文化大省,也是历史文化强省。海、岱之域出两圣:一文一武,一儒一兵。儒者,鲁国孔子,修《春秋》、传《论语》,汇集诗、书、礼、易之大成;兵者,齐国孙子,崇太公、承司马,凝炼兵学文化之结晶。对于孔子,史书有载,众说大同;对于孙子,前人有论,信而有征,近人对其虽有微词,但是非易识,真假分明——关键在于持之有据,言之有凭。

  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载:“孙子武者,齐人也。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。……阖庐曰:子之十三篇,吾尽观之矣。……于是,阖庐知孙子能用兵,卒以为将。”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《孙子兵法》和《孙膑兵法》,在其第0455号汉简中亦云:“明之吴越,言之于齐,曰智(知)孙氏之道者,必合于天地。”①这些史料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,《孙子兵法》五千言是产生和成书于齐鲁之邦而面世和彰明于吴越大地的。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、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原部长姚有志将军说:“《孙子兵法》就出自齐鲁大地。”②著名历史学家、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亦说:“广义的《孙子兵法》还是成书于齐国,带有齐特点,属于齐系统。”③

  可是,今人为争孙子,便不顾历史事实,在报刊上不厌其烦地三番五次发表文章说:“孙武是在公元前532年因田、鲍四族为乱奔吴的。”果真如此的话,岂不是把以《孙子兵法》为特征和代表的山东兵学文化发祥地弄到苏州去了吗?难怪有的人把苏州说成是“《孙子兵法》诞生地”,真是莫大的笑话。孙武因“田、鲍四族为乱,奔吴”之语,系出自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和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,两书俱称:“齐田完,字敬仲,四世孙桓子无宇。无宇二子:常、书(按《史记》:田常为无宇之孙,田乞之子。田开、田乞才是无宇之子。《世本》又云陈[田]桓子生子占书。看来,田无宇有三子:开、乞、书)。书,字子占,齐大夫。伐莒有功,景公赐姓孙氏,食采于乐安。生凭,字起宗,齐卿。凭生武,字长卿,以田、鲍四族谋为乱,奔吴,为将军。“但对“伐莒”、“赐姓”和“以田、鲍四族谋为乱,奔吴,为将军”等事件都未标明时间。

  不过,人们从《春秋左传》和《史记》的有关记载中,就会发现孙武绝不会是在公元前532年奔吴的。

   记载孙书伐莒事件的唯一史料是《春秋左传》,时间在公元前523年即鲁昭公十九年、齐景公二十五年,“齐高发帅师伐莒,莒子奔纪鄣,使孙书伐之。”“子占使师夜缒而登。……七月丙子,齐师入纪。”孙书是因此次战役有功才被齐景公“赐姓”和食采乐安的,孙书的孙子孙武怎么会早在公元前532年就因族乱而奔吴呢?一是此时的孙武还没有姓孙,孙武向吴王阖庐献的是《孙子兵法》,若此时奔吴的话,《孙子兵法》岂不成了“田子兵法”?二是此时的吴国也不是吴王阖庐执政,而是馀祭为吴王(前547-前531在位)。其中还隔着吴王馀昧和吴王僚,孙武如何向吴王阖庐献兵书?三是此次四族之乱,是田桓子(无宇,孙武的曾祖父)、鲍国(文子)驱逐栾施(子旗)、高强(子良)奔往鲁国,田、鲍二族都是赢家,田、鲍之间也没有矛盾,田氏和鲍氏之势正日益兴盛。历史上从未有因胜而外奔之理。四是楚国的伍子胥奔吴的时间是在吴王僚五年(前522年),孙武奔吴根本不会在伍子胥之前。

  那么,孙武因“四族之乱而奔吴为将军”是什么时候呢?孙武的祖父田书因在公元前523年伐莒有功而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并食采于乐安,按《礼记·礼运》上说:先秦有制度规定“大夫有采,以处其子孙。”从此孙书的儿子孙凭和孙子孙武也都由田氏改为孙氏了。但改姓不改祖,他们的大家族仍然为田氏所掌。公元前522年,田完的苗裔田穰苴被齐相晏婴推荐为将军后,受到齐景公宠爱,在防御晋燕之兵和治军方面很有建树,被尊为大司马,田氏日以益尊于齐。田穰苴和梁丘据同时为齐国大臣,齐景公爱饮酒作乐,有一天夜间他先到晏婴家,晏婴推辞说:“不敢与焉”;又移于司马穰苴家,前驱款门曰:“君至。”穰苴介(甲)胄操戟,立于门曰:“诸侯得微(隐蔽)有兵乎?大臣得微有叛乎?君何为非而辱(临)?”公曰:“酒醴之味,金石之声,愿与夫子乐之。”穰苴对曰:“……臣不敢与焉。”最后,移到梁丘据之家,梁丘据左操琴,右持竽,行歌而出。齐景公高兴地说:“乐哉!今夕吾饮也。”④《春秋左传》上亦说:齐景公二十六年(即公元前522年),齐景公对梁丘据说:“唯(梁丘)据与我和”,所记载的就是这个事情。 

    虽然是田氏“日益尊于齐”若干年后,鲍、高、国氏三族便联合起来对付田氏,在齐景公面前用谗言陷害大司马田穰苴。齐景公偏听偏信,黜退了田穰苴的司马之职,使其暴疾而死。这样就使田氏“尊于齐”的地位和利益受损甚大,而田氏族也由此痛恨鲍、高、国氏三族。⑤同为田完之裔的孙武,自然亲历、亲见或亲闻过这次田、鲍四族谋乱和齐王的腐庸。这才是孙武因田、鲍、高、国四族之乱奔吴的真正的和最直接的原因。可见,田穰苴的黜退暴死之日,便是孙武因乱奔吴之时。虽然此次因“田、鲍四族之乱而奔吴为将”的具体时间没有标明,但下面的两则史料又证明孙武奔吴为将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12年即吴王阖庐三年:一是《史记》之《吴太伯世家》和《伍子胥传》中均有吴王阖庐“三年,乃兴师与伍胥、伯嚭伐楚,欲至郢。将军孙武曰:‘民劳,未可,且待之’。乃归”之文字。这是出现孙武奔吴为将的最先记载;二是在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中,记有孙武见吴王阖庐时,吴王与孙武有段对话《吴问》。吴王问孙子曰:“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,孰先亡?孰固成?”孙子曰:“范、中行氏先亡”等一大篇文字。而晋国六卿(即将军)分晋室益强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14年(即吴王阖庐元年)。⑥晋国与齐国相邻,情况熟悉,信息相通快,而吴国与晋国隔江而治,信息相对要慢,情况也不甚了解。孙武由江北齐国奔江南吴国,又需用时日,通过《吴问》才把“六卿分晋”的消息和看法告诉吴王。这也说明孙武奔吴为将的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514年即“六将军分晋”之前,而是在其之后。

   公元前512年孙武奔吴为将后,于公元前506年(吴王阖庐九年)参加了吴、楚柏举之战。吴王谓子胥、孙武曰:“始子言郢(楚都)未可入,今果何如?”二子对曰:“楚将囊瓦贪,而唐、蔡皆怨之。王必欲大伐之,必先得唐、蔡乃可。”阖庐听之。这就是孙武参与战争的记录。此次战役之后,孙武在吴国就销声匿迹了。只有《越绝书》云:“吴县巫门外大塚,吴王客,孙武塚也。去县十里。”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所示,孙武若是有功不死的话,他的儿子孙明也不会被吴王封“食采于富春。”《吴越春秋》小说中虽有孙武“隐居”说,但那是文学作品,不足为史学研究之凭。可知,孙武在吴国活动的时间仅有6年左右。若按《礼记·曲礼》所载:“四十曰强,而仕。”吕氏注曰:“古者,四十始命之仕。方可用则使之仕,德成乃命为大夫也”之制度规定,孙武被吴王任命为将军(即大夫)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12年,由此推算,孙武的出生时间当在公元前552年左右,仅比孔子长一岁,这与有关书上说“孙子与孔子同时”也极相吻合。至于他是出生在田氏祖上的其它封地(如田无宇曾“请老于莒”),还是出生在齐都临淄之官邸,已无从查考,也无须查考。因为那时他还不叫孙武,犯不着人们挖空心思去猜测和“认定。”

   孙武在齐国生活(包括在其祖父被齐景公赐姓、食采以处其子孙的乐安,今广饶县城北草桥村有齐乐安故城遗址)长达40年之久,又是出身于将卿之家,司马之族,必然深受齐国文化的影响和熏陶,也有条件通过其祖传家教和参阅齐国藏存的各种军事文献、聆听齐国大夫们论政论兵的言论,加上孙武自己的天赋条件和渊博知识,在齐国完成《孙子兵法》之巨著,是毋庸置疑的。

   齐文化的特点是言兵。自姜太公封齐后,“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,皆宗太公为本谋。”⑦齐桓公任管仲为相,管仲也为齐国制定了“军政合一的体制”:“三十家为邑,邑有司;十邑为卒,卒有卒帅;十卒为乡,乡有乡帅;三乡为县,县有县帅;十县为属,属有大夫。五属,故立五大夫。”⑧进而形成了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政治局面。孙武除继承和发展了齐国尚武文化的传统外,在著《孙子兵法》时,最多的是借鉴族人、司马田穰苴的论兵之言。如《司马法》佚文中的“上谋不斗”;“兵者诡道,故能而示之不能”;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,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”;“始如处女”;“围其三面,阙其一面”;“穷寇勿追,归众勿迫”;“新气胜旧气”;“火攻有五”⑨和“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”等等,在《孙子兵法》中全面地得到继承和发展。并把军事理论归纳和创新为“十三篇”,使齐国的兵学文化上升到战略的高度,显得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。

  史实证明,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是齐文化的结晶,并兼收并蓄其它有关情况而成。这是孙武在齐国40年成长和学术研究的最高成果,已成为今之山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 

 

注:①吴九龙释《银雀山汉简释文》第36页,1985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。

②姚有志《把孙子兵法的研究向宽深拓展》,山东孙子研究会2006年《孙子研究》总第5期第1页。

③李零著《兵以诈立——我读孙子》第一讲第9页。2006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发行。

④参见《晏子春秋·景公夜从晏子饮,晏子称不敢与第十二》。

⑤参见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。

⑥参见张习孔、田珏主编的《中国历史大事编年》第一卷,1986年12月北京出版社出版。

⑦参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。

⑧参见《国语·齐语》。

⑨徐勇主编《先秦兵书佚文辑解》,2003年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 


收藏